星期一, 2月 12

曉 - 製作過程

一切都始於對曉的愛
其實很久以前就有想要搞隻PG的改造
但始終自認技術(箱組、疊膠板資訊增加、刻線)還不到家
很久以前還在桃園時有幫劫機取貨並講好拿走陸版的PG嫣紅
但把玩之後真的覺得陸板是在練技術的因此作罷
有幸收到版友便宜出清萬代嫣紅本體
因此這個多年的夢想總該開始了



左邊為陸板,當時僅幫關節強化就磨滅了自己的熱誠
右邊為正版,版友出清的嫣紅本體
中間為當時第一次洗電鍍的HG曉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一切一定是從頭開始!
先切0.5mm膠板比對確定比例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疊膠板增加細節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側面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將原本天線套件剪下黏上
之後還要進行結構上的補強,以及後面的細部,天線就完成了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胸甲量測好距離畫出設計圖,然後就按圖施工
這種對稱結構最好的方法就是只做一半
用膠板複製的方式將另一半做出來再黏好
就能達到對稱的膠板製作了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先用零件描邊在設計並繪製出肩膀要自製的設計圖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再來就是按圖施工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初版試裝,沒有問題就複製四面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先用小藍膠大致固定位置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造型還不錯,再來就是將其他面量測好裁減黏貼上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複製膠板小技巧,先稍微黏在膠板上後切割下來再稍作打磨即可
這個技巧在簡單的幾何構造的膠板複製很有用~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PG曉,至少胸像雛形出來了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星期二, 9月 26

EB-06/tc2 流星號改(Ryusei-Go Kai)



源自於朋友的邀約要來聯播擺陣
是要製作西洋棋風格來擺西洋棋,全部總共有36隻作品
其中陣營分雙眼機(藍色風格)以及單眼機(紅色風格)
還規劃個機體的底座以及整個棋盤場景
最後同時會於2017年的RF展展出

而我則是選了單眼一方的小兵機種來發揮
製作上以驚爆危機的猛毒的外型為架構再小改
塗裝上嘗試新的高光疊色方法,搭配宇宙舊化來呈現








最後來張正面圖結尾



製作過程:
萬事起頭唯有素組
覺得格雷茲系列的上半身很ㄎㄨㄞˇ,就來執行縮肩手術
影響可動約15度
微整形結束,外型明顯好看許多
武器製作:
改R3剩下的GN刀刃+改七槍剩下的GN槍管+膠棒
既然是猛毒,就要有飄逸長髮
插曲...不要問...很恐怖
不過後來取消了,結局太血淚了
自製天線、加厚傘蜥蜴處
以及各種第二把武器試作
感謝小峯以前的殺肉,胸甲&群甲微整形
膝蓋加厚,先用膠板疊出骨架在用補土巴上去
再打磨至膠板的打磨停損點即可
再處裡表面,膝蓋加厚就完成了
雛形

自從開始全機打磨後就回不去了...
新的疊色方法:黑底、黃高光、紅色





最後再補色以及舊化就如同上面的棚拍結果了

星期三, 5月 4

ASW-G-08 獵魔鋼彈(Gundam Barbatos)

從這系列開始有幾隻HG開始使用內骨架
這算是萬代技術的一大提升

會做這隻獵魔也是巧合,RF展店裡主要展示鐵血各機體
然後剛好恰逢做完老模連播薩克三的練習高光塗裝
陳董說他那有隻運輸機裡多的獵魔可以給我
前提是要做出來...所以就兩個禮拜快速的製作完畢

製作上就以練習刻線為目的
所以就完全參考了Naoki的1/100作例
就該延長銳化的都做了(天線、臉頰、武器)
塗裝上以高光塗裝為主
這邊黃色要感謝承樺的相助
紅底黃真的比青屎黑底黃好看多了
總之每隻有新的技巧跟嘗試就是我一貫的作風
所以就第一次嘗試這種宇宙戰爭的舊化
感謝小龜的教導(● 艸●)

綜合以上,獵魔ver Naoki就這麼簡單的做出來了





正面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背面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刻線追加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基本的內構&資訊量追加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正面與素組比較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背面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製作過程:
天線延長削尖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貼膠板增加資訊量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背包無用到的孔洞填補起來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屁股洞也是補起來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槌子前後自製延長分件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分件示意圖,是利用電動手鑽車出來的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尚未水貼舊化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槌子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刀子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最後來張大頭照,謝謝大家的觀賞